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与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首次接受静脉输液的200例患儿采用单双号编号方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不论是在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还是患儿的顺从性以及穿刺成功率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儿接受静脉输液时,施以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患儿的顺从性、患儿家长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大量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输液;顺从性;穿刺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41-01
作为一项儿科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重要技能,对于这项技能的操作能力,可以明显看出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1]。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最让人恐惧的就是穿刺行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对其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儿童,他们会以哭闹的方式抵抗。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护理难度,对此我院对小儿静脉输液施以护理干预,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首次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采用单双号编号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大的为11岁,年龄最小的为3岁,平均年龄为(6.54±1.23)岁。对照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最大的为10岁,年龄最小的为2岁,平均年龄为(5.11±1.22岁)。两组患儿均是第一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两组患儿不论是在年龄、性别还是接受静脉注射的次数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对该组静脉输液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入院接待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对于陌生的环境会有种抵触情绪,并且对于陌生的护理人员更是有所防备,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就应亲切的接待,拉近其与患儿、家长的距离,并且在此期间,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例如病因、是否有药物过敏等等。对患儿了解的同时,还可以对患儿的喜好简单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后期对患儿实施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2]。
1.2.2 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
由于患儿入院接受治疗,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患儿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家长的心理就会出现一定的焦虑,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可以有效的缓解这种焦虑紧张的气氛,在交流的过程中,鼓励患儿勇敢的接受治疗,并向患儿家长教授正确的静脉输液知识,保证输液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的发现[3]。
1.2.3 输液环境温馨
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注意度对相对较大,当患儿的输液环境相对温馨时,患儿的紧张情绪就会减少,这样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穿刺时,不会因为过于紧张导致穿刺失败。为了降低患儿的焦虑情绪,输液室中的窗帘、床单都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段设置,并且输液室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儿童贴画。输液室可以配有一些儿童玩具,但是这些玩具需要每天消毒。输液室还可以安装电视机、影碟机等,在患儿静脉输液治疗时,播放儿歌、动画片等,愉悦患儿的心情。吸引患儿对于其他事物的注意,忽略穿刺位置的疼痛感。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并确保准确无误。当p<0.05时,表示实验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顺从性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配合度对比,可发现,观察组的患儿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总满意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
2.3 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
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可以发现观察组的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
3 讨论
由于患儿的年龄还小,其心志还没有常熟,所以很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伴随患儿的成长,更有可能会影响患儿的一生[4]。患儿的自我意识随着时间的推进,会一点点的发生变化,这种自我控制的意识会增强。所以在患儿年龄尚小的情况下,对患儿施以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时,一旦穿刺没有一次成功,患儿就会对这种疼痛记忆加深,通过哭闹反抗,一般这种情况会引起家长的烦躁,最后对患儿的态度恶劣,这样的情况很容易被患儿记住,从而影响其一生,甚至在以后长大也会对静脉输液长生抗拒,通过对静脉输液的患儿施以护理干预,可以很有效的缓解此种情况的发生,并且大大的提高患儿的顺从率,保证穿刺的成功[5]。
综上所述。对静脉输液的患儿施以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振燕,刘丽霞,孙静等.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3):282-284.
[2]颜梅.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9):1223-1225.
[3]温惠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18-119.
[4]刘谈俊.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2,26(18):1684-1685.
[5]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3):284-285.
蒲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