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1-22 12:2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各类体力活动相应减少,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产生,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糖尿病患临床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4)12-0038-01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在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症状。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II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共接诊98例糖尿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8例,男性54例,女性44例,年龄在58~80岁,平均年龄为76岁,其中因血糖控制不好,出现糖尿病足的患者占总比例的35%,出现其余并发症的患者占总比例的25%,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的患者占总比例的40%。

  2 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且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个重要器官,多数患者可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因而,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征。及时劝慰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告知患者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与正常人同样的生活。同时,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2.2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告知其服药的时间。注意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在住院期间每日要定时测量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教会患者如何自行注射胰岛素,首先是根据血糖的正确计算每日要注射胰岛素的量的过少,再者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进行注射,在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要避免低血糖发生。要叮嘱患者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更不可随意停药,指导患者在治疗中加强参与意识,以获得自我护理、自我管理的能力[1]。

  2.3 饮食护理:首先向患者解释控制饮食与控制血糖有着密切联系,其饮食的品种及进食量应合理控制。如患者饥饿难忍时可给患者添加豆制品,在患者患病期间还严格控制糖类及淀粉类含量高的食物。在此期间,对于男性患者要忌辛辣烟酒等。饮食的选择主要以蔬菜为主,在饮食上不仅要控制,还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蛋、油等副食的摄入。

  2.4 生活环境:对于糖尿患者起居环境要好,室内空气要清新,病室保持整洁,室温以18℃~22℃,湿度在50%~60%为宜4,尽量避免紧张和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

  2.5 运动护理:运动疗法对于糖尿病来说是一种辅助治疗,它能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因此,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每日要定时进行运动,可根据患者的体能及身体情况,而制定活动计划。

  2.6 足部护理:老年患者皮肤抵抗能力减低,一旦破损易发生感染,伤口愈合困难。因而要注意足部卫生,帮助患者提高防护能力,每天检查双足有无裂口,选择适当的鞋袜,避免因微小的创伤而引起溃疡、感染甚至坏疽等。

  3 并发症护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如血糖可控制不好,在疾病的后期可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

  3.1 糖尿病足护理:如出现糖尿病足者,每日至少检查双足一次,保持足部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足部受压、损伤,继而发生感染。并且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及有无皮损、水肿、疼痛、感觉异常等状况;要嘱咐患者每晚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可过高,以免烫伤患者的皮肤。其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神经导致末梢神经功能降低,从而引起痛觉、温觉的减退。故保持洗脚水温度适宜最为重要。在患病时期,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

  针对糖尿病足的患者,还要注意小腿及足部运动锻炼,方法是将一腿垫高2cm左右,手扶椅子靠背,前后甩动另一只脚,这样反复做10次左右,如此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鞋袜,保持鞋袜干燥。尽量穿宽松及透气性强的鞋袜,对于女性患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穿高跟鞋,及时修剪指甲,积极预防感染。若足部皮肤出现感染、溃疡、坏疽部位的创面应根据其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及时对疮面进行治疗和清理,对于较为严重的溃疡、坏疽的患者,要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足的健康指导,从而达到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

  3.2 糖尿病眼护理: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的发展均有眼部并发症,对于此类的并发症,要嘱咐患者积极监测血糖,减少活动,避免血压升高而引起眼底出血。还要经常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加强眼部护理,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大便通畅,适当使用眼膏涂眼,并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3.3 糖尿病肾病:此类并发症的患者,病程长、花费大且容易反复发作。为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的全面营养,定期监测尿常规及尿蛋白量,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对于出现该病的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4 小结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的心理压力可油然而生,因此很多患者在住院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出院后还要面临生活压力,容易造成患者的血压值的不稳定,进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各类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3]。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对其进行糖尿病有关知识的教育,给予患者一定健康指导,这对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世晴,莫永珍.糖尿病临床标准化护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6.

  [2]汤玉.糖尿病的护理干预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6(9):212.

  [3]李婧,刘尚辉.41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6(10):240.

  陶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