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的分析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 发布时间:2014-11-22 15:21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选取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在有效的护理干预下,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感染,维持合理的营养和合理氧疗,使患者焦虑减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和复发的临床特点,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长期反复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26~66岁,平均52岁。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有吸烟史者65例,并发支气管扩张12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8例。

  2护理

  2.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阳光充足,干净,无粉尘污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和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采用湿法清洗,避免尘土对呼吸道刺激。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本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通过饮食,适当的营养,可辅助治疗。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容易消化、低盐饮食,补充必要的蛋白质,如鸡,鸡蛋,牛奶,动物肝脏,瘦肉,鱼,豆制品。寒冷季节应添加一些高热量的肉类温热的食物提高能力御寒,如羊肉、狗肉、牛奶、动物肝脏,适量吃鱼,豆制品。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果食欲不佳,可给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发热患者急性加重,气短,咳嗽,应卧床休息,以减少身体能量消耗。也可以缓解期间做呼吸操;避免接触烟尘和有害气体。锻炼强度可因人而异,以不觉得累,舒适为宜;也可以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训练。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感冒;冬季外出戴口罩、围巾,防止冷空气刺激。冬季气候多变,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者,避免寒冷防止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患者说服他们戒烟,避免接触烟尘及有害气体刺激。

  2.2用药观察与护理

  急性发作期应根据致病菌的类别和药物敏感实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卧床患者要及时采取排痰措施,以防阻塞气道继而引起继发性感染。用药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咳嗽、咳痰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在药物敏感试验的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无力咳痰者可用雾化吸入法帮助排痰。缓解期应以养生健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为主。止咳药可待因有麻醉性中枢镇咳作用,为强镇咳药,应慎用,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仅适用于剧烈干咳者,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可能会成瘾。喷托维林是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用于轻咳或少量痰液者,无成瘾性,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腹胀、头痛等。祛痰药溴己新(必嗽平)可使痰液中粘多糖纤维断裂,痰液黏稠度降低。偶见恶心、转氨酶增高,胃溃疡者慎用。盐酸氨溴索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强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是润滑性祛痰药,而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较轻。服用远志合剂、止咳糖浆时,服药后不要立即饮水,保持咽部的局部作用。对痰液较多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以祛痰为主,采取雾化吸入,有利于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心理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患者往往孤独、沮丧、悲观的感觉。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家庭和社会背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耐心说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防治知识,如诱发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发症、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家庭氧疗的方法,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患者之间可以建立互助组、互相沟通,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指导患者学会应对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讨论

  通过积极主动的临床护理工作,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舒适的感觉,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不愉快的程度降低,减轻焦虑,缩短疗程。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62

  [2]王蓓.刘雪琴.气道排痰护理的研究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13,7(20):63-64.

  [3]张宪,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2,16(6):409-410.

  [4]刘秀华.慢性支气管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

  [5]孙婧.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现状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6)

  [6]扈敏.慢性支气管炎病的治疗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4(19)

  文/管翠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