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7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本组4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74.4±3.4分钟,出院前患者切口愈合均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7.2±1.6天。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肠梗阻,1例发生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10.6%。结论:手术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把握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该病常由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具有临床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威胁到生命。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23~56岁,平均37.4±3.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8小时,平均4.1±1.4小时。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入院时查体发现阑尾区域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及腹膜炎体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数均升高,腹部B超检查可见阑尾肿大,阑尾周围有模糊渗出影。治疗方法:本组4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取右下腹麦氏切口,切口长度3~5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肌层,进入腹腔后,使用吸引器吸尽腹腔脓液,以防止切口污染。直视下探查阑尾,寻找到阑尾后,若发现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则选择逆行结扎阑尾系膜切除病变阑尾,若发现阑尾肿胀明显,则可用纱布包绕后切除,若阑尾坏死只余下残端,应尽可能缝合包埋并用网膜覆盖保护。关闭腹腔前使用甲硝唑及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腹腔,并于沿腹壁内侧最低点放置引流管。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使用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2结果
本组4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74.4±3.4分钟,出院前患者切口愈合均达到甲级标准,平均住院7.2±1.6天。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肠梗阻,1例发生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10.6%。
3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临床发病急,临床症状及体征较为典型,临床较容易确诊,患者伴有明显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且比较剧烈,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多为初期阑尾炎未及时诊治所致。及时的通过手术切除阑尾病变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的采取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造成阑尾坏死、穿孔,从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保证手术效果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认为,以发病72小时内积极手术治疗最为适宜。术中应根据患者的胖瘦、发病时间长短、病情的轻重以及压痛部位等特点来选择最合适的切口,以便充分暴露术野,保证手术的成功。有效的腹腔冲洗及充分的引流等是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腹腔冲洗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内的细菌密度,清除坏死组织、异物及污染物、纤维蛋白及脓痂,预防术后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放置引流管的目的主要是继续引流腹腔残留液体,防止形成腹腔积液及脓肿。
综上所述,手术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把握手术时机,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子耀.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38.
[2]周湛帆,田德清.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及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2013,10(9):32-33.
[3]王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7(19):2945-2946.
[4]苏一清,王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4,7(5):101-103.
[5]刘和祥,刘宏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5例切除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12):184.
文/褚宏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