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8:09
摘要: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死率高,采取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通过正确及时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改善了预后。因此重视此类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配合以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正确及时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正常胰酶分泌的消化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生物活性的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另一种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无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胰腺自身防御机制中某些环节被破坏,酶原被激活成有活性的酶,使胰腺发生自身消化。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我科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西医治疗
1.1禁食与胃肠减压禁食可减少对胰腺刺激,使胰酶分泌减少至最低限度。在禁食期间,口渴者可含漱或湿润口唇。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禁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做好口腔护理一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和口腔黏膜完整。等病情平稳,血尿淀粉酶正常后再从肠内营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持续胃肠减压,可抽出胃液以减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等,从而减少胰酶和胰液的分泌,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并可防治麻痹性梗阻,减轻恶心,呕吐和腹胀。置管前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目的,取得患者配合;插管时动作应准确,熟练,轻柔;妥善固定胃管,保持胃管通常和有效负压引流状态,防止折叠,扭曲或脱出;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1.2解痉镇痛对腹痛的病人给予解痉药,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以松弛Oddi括约肌痉挛。对腹痛较重的病人给予止痛药,如哌替啶等,不宜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护士应鼓励安慰病人,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使病人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缓解疼痛。因疼痛有辗转不安者,应防止坠床,周围不要放危险物品以确保安全。
1.3补液与营养支持禁食期间应予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钙、低镁、酸中毒和高血糖等。护士应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补充水电解质,并及时补充胶体液。输液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粘膜温度色泽等;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补液的依据;根据脱水程度,年龄和心功能状况调节输液速度;患者禁食期间的营养供应极为重要,关系到患者营养状况,可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早期一般采用全胃肠外营养,若无肠梗阻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增强肠道粘膜屏障作用,防止细菌移位,引起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护理时应妥善固定鼻肠管,防止滑脱移动,盘绕扭曲,应每日更换固定胶贴。营养液在开始输注时要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保持营养管道的通畅,营养液使用前要摇匀,输注前后用2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持续灌注时鼻肠管每4~6h冲洗1次,保证管道的通畅。配制好的营养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在室温下使用不超过6h,存放在冰箱中余液一般不超过24h,以防细菌生长。严格控制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及浓度,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营养液的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防止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使用恒温器加热。
1.4抗感染急性胰腺炎在发病数小时内即可合并感染,所以一经诊断就须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1.5生长抑素的应用思他宁是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静脉注射思他宁可抑制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抑制胰酶合成,缓解Oddis括约肌痉挛,降低胰管的压力,减少胰管内胰液进入胰腺组织,减轻由此引起的胰腺自身消化作用。本药使用为24h静脉维持,最好使用静脉留置针和输液泵连续泵入。本药半衰期约为1.1~3min,因而注射时注意及时衔接药物,防止药液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当2次输液给药间隔>3~5min时,应重新静脉注射3~5min(250mg)思他宁,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准确调整输液泵的剂量,药液泵完时须及时更换。当注射思他宁的速度>50mg/min时患者会发生恶心和呕吐现象,此时减慢泵入速度,症状会缓解。
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祖国医学认为急性胰腺炎系饮食不节,特别是肥甘厚味,或情志不畅,或肥虫内扰等原因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常,升清降浊障碍,气机壅塞不畅,郁久化热阻滞于中焦而发病。
2.1清胰汤灌肠
方剂组成:黄芪9g、黄柏9g、赤芍9g、木香9g、冬瓜仁30g、绞酱草30g、双花30g、连翘18g、地丁18g、大黄9g(后下)、黄连10g、桃仁9g、红花9g。
清胰汤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促进胰腺炎症消散的作用。对于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可给予清胰汤保留灌肠。灌肠前需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灌肠时需将药液加热至适宜温度,(一般39~41℃),并注意插入的深度一般为10~15cm,液面据肛门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0cm。注意保护病人隐私。灌肠完毕,嘱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忍耐,保留药液在1小时以上。灌肠时要注意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和反应,保持和病人交流。灌完肠护士要注意观察大便次数、颜色、性质、量,有无血便等,并严密观察腹部体征。
2.2大承气汤胃管注入
方剂组成:柴胡15g、黄苓9g、胡黄连9g、白芍15g、木香9g、元胡9g、厚朴9g、大黄15g(后下)、芒硝(冲服)。
胃肠减压者,可待中药凉至30℃左右,用50mL注射器通过胃管注入加了芒硝的药液200mL,注完后夹闭胃管1h,每日用药3~4次。注射完应观察病人肠鸣音的恢复情况,了解病人腹部胀痛是否缓解,以便及时调整中药注入量。
2.3芒硝外敷
芒硝外敷可以促进胰周和脾、肾间渗出液的吸收防止发展为假性囊肿或胰腺囊肿。可将500g芒硝装入布袋,均匀地平摊在布袋内,缠绕于患者腹部,每次1h,每天两次。护士需注意观察敷药反应及有无皮肤过敏等。如发现患者皮肤瘙痒,红肿等,须立刻停止热敷。
3相关护理
3.1一般护理鼓励病人卧床休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增加脏器血流量,促进体力恢复。勤翻身,防止压疮形成。鼓励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因急性胰腺炎需大量输液,协助病人保护好血管,尽量采用静脉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室环境安静整洁,预防交叉感染。
3.2饮食护理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采取分期饮食疗法。急性期需禁食,可视病情给予肠内营养。康复初期可给予不含脂肪和蛋白的饮食,如米汤、果汁。饮食量应逐渐增加,少食多餐,一般每次约50~100ml左右,每天6次。康复期可给予含少量蛋白不含脂肪的饮食,如果汁、藕粉、面条、少量鸡蛋清,每次约100~200ml,每天6餐。在康复后期可给予含少量蛋白和极少的脂肪的半流质。如面条、蛋清、稀饭,每次约400ml,每日5餐。出院后可给予含有蛋白和少量脂肪(约30g)的饮食。给予高热量、低脂肪、适量蛋白、易消化饮食。护士应根据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认真做好饮食指导,要求患者认识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内容。绝对禁止饮酒和进食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和易腹胀的牛奶等饮食。禁食高脂肪食物,防止暴饮暴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做到既保证热量供给又防止胰腺炎复发。饮食护理时应视病人的腹部体征及血尿淀粉酶的结果及时调整。
3.3心理护理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易反复发作,易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依赖性强等心理反应。有些病人担心经济承受不起,有些病人担心愈后不好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有些患者对病情了解不够,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适时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原因,寻找患者身上的长处和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心理状况的相同,使用不同的疏导方式进行心理分析和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患者及家属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情演变及治疗方案,消除病人心中紧张疑虑的心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4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本病的诱发因素,交待患者切忌暴饮暴食,少吃油腻的食物,应以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心情愉悦,注意劳逸结合,如果有胆石症等应及早治疗,防止疾病的复发。若有不适及时复查。
4总结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情重,若不及时治疗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西医主要通过禁食与胃肠减压,解痉止痛,补液与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生长抑素的应用,以抑制胰腺分泌,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再辅以中医清胰汤灌肠,大承气汤胃管注入以及芒硝外敷,疏肝理气,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促进胰腺炎症消散,促进肠蠕动,防止并发症发生。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再配以正确及时的合理,对治疗急性胰腺炎有重要意义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刘革新.中医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后记】(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许多的相关书籍,在此特别向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衷心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她在百忙之中抽空指导我的论文,给予我最宝贵的意见,也要衷心的感谢在座老师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由于才疏学浅,文中难免有不当之处,也不能适用于每一位病人,希望医护工作者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谢谢!
文/张凌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