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舒适护理模式,急诊患者,转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2 16:21
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死1例,病死率为1.75%,并发症发生例数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1%,对照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死6例,病死率为10.53%,并发症发生例数是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8%,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急诊患者 转运 应用效果研究
急诊患者在经过紧急救治以后,会被转送到相关的科室进行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由于急诊患者的病情不稳定,那么在急诊救治工作结束,转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比如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是出现了一些并发症状等[1]。那么在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死亡率就明显升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做好其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从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临床医护疗效。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分别进行舒适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4例,年龄14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51.09±6.06)岁,其中中毒患者14例,颅脑损伤患者22例,胸部受伤患者28例,腹部手术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2]。患者在急诊救治结束后,转运过程中采用静脉输液患者54例,机械支持患者60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第一,患者的搬运工作开展,在患者急诊救治结束,患者可能处于昏迷等状况,那么在患者昏迷状况下进行患者搬运时,需要将患者平卧放置,同时将患者的伤口异物清除干净,将头偏向一侧进行搬运,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小心,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对于部分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救治后,需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搬运原则进行搬运,避免对患者的伤口造成二次伤害。第二,监护工作开展,患者急诊救治工作结束后,这段时间患者的并发率和死亡率都较高,那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的救治和护理工作开展,在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检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体征表现,做好患者疼痛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开展。第三,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对自身身体状况和急诊救治状况不了解,心理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那么护理人员在患者急诊救治工作结束,患者清醒以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和手术结果,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给患者及时的吸氧、置管引流操作,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对于部分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护理人员不能够有效解决时,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加强对患者的医护工作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
护理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死1例,病死率为1.75%,并发症发生例数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51%,对照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病死6例,病死率为10.53%,并发症发生例数是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8%,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93.99±3.33)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78.87±4.45)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14例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分别进行舒适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结果发现护理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病死率为1.75%,并发症发生率为3.51%,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同时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93.99±3.33)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是(78.87±4.45)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在急诊需进行转运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文灿.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3):7325.
[2]胡艳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09(02):122-123.
作者信息:姓名:张远香 性别:女 年龄:44岁 学历:本科 籍贯:湖南浏阳 工作单位: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护师 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文/张远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