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脑梗后遗症的护理办法,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9月一2013年9月我院诊治的脑梗后遗症患者68例,对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经相关护理干预后,患者在整体健康、肢体功能、语言能力等方面显著好与干预前(P<0.05)。结论:对脑梗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肢体功能、语言障碍等相关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得到较大的改善。
关键词:脑梗后遗症;护理;生活质量
脑梗后遗症是指脑梗发病一年后仍存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及口眼歪斜等症状,该段时期又称为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热复速度较慢。现本文就脑梗后遗症的护理办法做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诊治的脑梗后遗症患者68例,均经体征、头颅MRI及CT诊断确诊。68例患者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55岁,平均年龄(68.3士5.7)岁。其中语言障碍患者11例、偏瘫患者26例、偏盲7例、共济失调4例、吞咽困难9例、口眼歪斜3例、眼球震颤1例、交叉性感觉障碍5例、外眼肌麻痹1例、头痛头晕1例。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脑梗后遗症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及后遗症的影响,常情绪低落,对治疗疾病及生活的热情不高。护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患者心理抑郁的原因,并温和的告知其经护理后,后遗症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积极向上的心理是疾病康复的重要环节及时疏导患者焦虑、烦躁的消息情绪最大程度的关心、体贴患者。
1.2.2肢体功能恢复:定期按摩患者瘫痪的一侧,并协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待患者耐受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部分患者,可结合针灸、按摩等中医手法治疗。
1.2.3吞咽功能及饮食护理:长期鼻饲导致患者吞咽肌群萎缩不利于后续功能活动放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自行进食,做伸舌训练威对咽部进行较为温和的刺激做空吞咽训练等。指导患者采取最佳进食体位,并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富含营养、不刺激、软质等。
1.2.4语言障碍护理鼓励患者做伸舌、鼓腮动作并发出啊、呛、呀等声音,做不同的吹、吸动作锻炼唇肌,并从单字开始重新学习。对于重度语言障碍的患者河鼓励其写字进行交流。
1.3生活质量的评价应用WHO生活质量量表,针对总体健康、疼痛与不适、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睡眠状态、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对患者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100分,除了“疼痛与不适”与“依赖性”方面,得分越高说明生活的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较高(P<0.05)
3讨论
脑梗后遗症主要是半侧肢体障碍、偏瘫、肢体麻木、失语、偏盲、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等。在我国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及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患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由于肢体功能活动有限、语言沟通障碍、进食活动受阻,常会引发孤独、抑郁、绝望等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应充分理解,并温和友善的对待患者疏导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冲民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调节护理对策,以最大限度达到个性化、具体化的护理途径。另外考虑到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身体的洁净与干燥,定期为其翻身,防止褥疮,定期为病房通风换气、消毒灭菌。由于脑梗后遗症患者抵抗力差,易诱发肺部感染放对患者应小心防止感冒注意保暖。功能锻炼与语言训练应循序渐进,勿操之过急。在护理期间应保持心态平和稳定避免动怒、伤心等消极情绪。
在本次研究中经干预后68例患者在整体健康、肢体功能、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显著好过干预前,提示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美华.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6):121.
文/曹红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