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临床应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2 16:07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1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科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科 临床应用
血液科是临床治疗脏器衰竭患者的重要场所,其护理风险管理质量与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存在密切关系。针对血液科中存在护理风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消除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提高医院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1]。我院对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13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把13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19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21岁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两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等,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对我院本次研究治疗结果产生影响。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血液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2.1建立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组小组
我院血液科建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护士组成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内部定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加强对风险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针对血液科护理中发生的特殊风险事件,召开风险安全会议,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2]。
1.2.2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意识
医院血液科定期组织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准确掌握《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和《护士条例》。
1.2.3落实血液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控在血液科患者日常的护理活动中,要求病区管理护士长将护理质量的管理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将护理责任和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数量以及两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风险事件主要包括坠床跌倒、注射用药错误、护患沟通不良和错误执行医嘱。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9.2%,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1.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血液科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临床治疗效果不是十分明显,所需治疗费用相对于医院其它科室来说较高,治疗难度大,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容易引发患者产生不满[4]。护理风险是指护理科室内患者的过程中,存在的一切风险事件,风险事件贯穿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各个环节,具有特殊性护理风险事件的产生,其严重后果不可估量,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和监督[5]。
我院对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血液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魏芳梅.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2):139-140+145.
[2]袁静.血液科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5(01):119-120.
[3]刘贵芳.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7(07):160-161.
[4]陈敏.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29(10):2764-2765.
[5]田艳.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漫谈[J].药物与人,2014,08(05):224-225.
文/顾淑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