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与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检验科人员,防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7:57
摘要:近年来,各种医疗事故频发,给义务人员和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烦恼。为尽量减少各种摩擦,防患于未然,本文就检验科人员必需知道的理论和日常行为规范做一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检验科人员;防范;医疗纠纷
随着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越来越深,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检验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有其不同于其他科室的特殊性,也是比较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科室。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举证倒置的出台,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第二章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等。检验人员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各种项目的分析和检测,而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也给医疗纠纷留下了“物证”。所以检验报告单的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所在。因此,如何防范与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是每个化验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经历的一些医疗纠纷事件,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思考:
1.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做好“提前”防范
根据服务行业要求,结合《医院文明用语规范》手册,加强医务人员语言修养,用文明语言,态度和蔼,消灭影响医患关系的服务忌语,杜绝因工作人员的“态度”而引起的患者心里隔阂,努力做到“三个良好”,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服务态度良好。具有纠纷倾向的医务人员,极有可能是综合素质欠佳、责任心不够强、服务态度差者。对于技术要求高、心理特殊、检查费用高等患者应重点防范。具有纠纷倾向的时间段,包括工作人员少,独立处理问题的时间段,如交接班,值班的时间,节假日时间。具有纠纷倾向的常用检验项目等。检验科的重点就是检验质量问题,比如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项目收费的合理性等,检验科必须有证据证明各项操作是规范的、结果的报告是及时的、收费是合理的。
2.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检验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运用相关法律规范作为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从事医疗活动,即使出现难以避免的人身损害,也不构成医疗事故。因此,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条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既是压力又是促进规范化建设的机遇和动力。如何提高检验质量,密切与临床关系,共同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强化检验科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是检验科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3.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实验室管理者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同时应根据实验室开展的各类实验项目,结合最新版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与最新检验技术,制定与实验室适应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操作手册。实验室工作按照标准化程序运转,医技人员执行标准化操作,这是预防与减少检验医疗纠纷非常重要的一环。规范的操作规程是检验科工作的根本,《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称的医疗事故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了操作规程,而规范的操作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的根本。所以,我们不但要建立严格的SOP(操作规程)文件,而且还应当严格地去执行。这一全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操作规程的严格实施是举证的重要依据。
4.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室内质控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基础,每次测定标本的时候都要用已知的定值物来监控本次测定结果的质量,只有所得的质控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所测定的临床标本结果才可靠,否则必须先校正好仪器,再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对于无定值质控物的检测项目,要注意试验的反应曲线,以及结果的精密度是否良好。室间质评是衡量本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存在的差距,是对检测实验室结果准确性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检验人员要认真对待,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并做好记录,有项目失控时应做好失控分析、失控纠正措施和记录。优良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成绩,是发生纠纷时进行举证的重要参考依据。
5.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标本采集、送检和保管
合格的检测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临床标本的采集,通常是由护士或临床医生来实施,检验科以前很少关注,而只管检测,但常会发生临床标本因采集方法不正确,而得到错误的检验结果。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检验科应该主动地、经常地指导临床工作者,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供标本采集和保存的有关知识手册,便于临床检索。通过这些工作力争临床能够提供良好的达标的送检标本,避免因标本质量不合格而重复采集标本,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了避免检验结果的有误,检验标本至少保留3天。尤其是定性类检测的标本,如肝炎、艾滋病等病原体指标的测定,阳性结果的标本至少要保存7-10天,以便在患者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能够重新取出标本进行测定。
6.保存好材料,重视检验结果的原始记录
各种检测项目的结果是有法律效力的。医疗工作存在高风险和不可预测性,而使原始记录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假若某个医务人员因更改结果而引发医疗纠纷,如果检验人员没有做好原始记录,就会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而招来麻烦。所以各项目结果的原始记录要认真记录,如仪器型号、试剂批号、有效期、阴阳性对照,标本接收等等,这也是检验工作的一部分,是反映检验质量管理的直接证据。因此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使其规范化、科学化,举证责任势在必行,至关重要。
7.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因个人工作懒散和疏忽带来的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客观的、主观的,也有人为的如标本采集错误,名字张冠李戴;标本留取的时间不正确;或者采集后放置时间过长;或者用错采集管等等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而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在报告单上必须注明本结果仅对所测标本。
当然,防范与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这个问题,是受多个不确定的变数影响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仅用寥寥数语就可解决的问题。当然,虽然变化多端,但仍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控,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上述六条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付诸于实践,这样将会有效地降低检验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郭明卫;郭学民;王月玲;章红卫;;举证倒置处理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年06期1
葛君琍:检验科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简介:李秀珍 性别:女,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1979年出生,学历:大专 职称:初级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病理科,研究方向:临床检验
文/李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