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伤口感染,创面愈合效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4 08:05
摘要:目的 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难愈性感染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1周-2个月,平均22d的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之后,有59例患者的创面长出新鲜肉芽,创面较为清洁,伤口再上皮化,经自行修复后而治愈,仅有5例患者的创面过大且有骨外露现象,新长出的肉芽无法覆盖外露骨头,给予皮瓣转移修补术以覆盖患者的创面而得以治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外科难愈性外科感染性伤口的方法较为灵活,且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适合在普通医院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难愈性伤口;伤口感染;创面愈合效果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创面的新技术,也属于21世纪治疗创面的前沿技术,它使外科创面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把封闭性敷料和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相互结合,在外科创面产生持续性的负压,以产生生物学和机械效应,以更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状况。当前VSD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医师的重视和应用,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急性伤口、慢性伤口各类急、慢性伤口主要包括各类慢性溃疡(糖尿病性、血管性、压力性)、急性软组织缺损、外科切口感染或者切口裂开等;VSD特别适用于各类使用传统外科方法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愈性感染伤口,以及无法立刻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方法[1,2]。我院自2011年5月-2014年7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64例难愈性感染性伤口患者进行了对症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难愈性感染性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为15-91岁,平均年龄为(43.2±3.5)岁;伤口类型:糖尿病足破溃伤口;褥疮伤口;放疗后破溃难愈合伤口。
1.2治疗方法
首先使用消毒液对创周进行清洁,然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清除较为明显的坏死组织后再次进行创面清洁及生理盐水清洗,依据创面的形状及大小设计、剪裁聚胺酯填充材料,使材料置入创面后可以充分地接触整个创面,加入窗口较深需要把填充材料一直填塞到深腔底部,不能留下死腔,经聚胺酯填充材料中心穿过内置的引流管,并使用系膜法将其从皮肤上表面引出,使用手术薄膜把周围正常皮肤、引流管及聚胺酯填充材料一起覆盖密封。⑴使用缠蛇法处理不规则伤口,即在引流管剪出侧孔后,依据创面大小,在引流管上包绕一层一层的聚胺酯,然后将其盘绕于创面,并填充满整个创面,再采用手术贴膜进行封闭;⑵采用夹饼法处理平整创面,即剪好引流管侧孔并将其夹在聚胺酯内,切忌把侧孔暴露在聚胺酯之外;⑶多个连续创面的处理方法:依据创面间隔在引流管上剪侧孔,有侧孔的引流管上需要串上聚胺酯,可以让一条引流管进行多个创面引流,再使用手术贴膜进行封闭,提起引流管后进行封闭,引流管包绕薄膜后才能贴在皮肤上,能够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最后连接到VAC瓶,然后关闭夹子,通过挤压瓶体来检查密封状况,接着打开夹子驳接中心负压,行连续吸引;维持负压125mmHg左右,依据伤口情况隔天或者每天换一次药,1周-10d作为一个疗程,查看伤口创面状况,感染性患者需要接受药敏实验及病原学检查,并依据药敏试验选取效果较佳的抗生素,最后依据创面长出的肉芽状况,继续进行负压引流或者进行间接缝合修复创面治疗。
2结果
通过1周-2个月,平均22d的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之后,有59例患者的创面长出新鲜肉芽,创面较为清洁,伤口再上皮化,经自行修复后而治愈,仅有5例患者的创面过大且有骨外露现象,新长出的肉芽无法覆盖外露骨头,给予皮瓣转移修补术以覆盖患者的创面而得以治愈。
3讨论
VSD技术主要是把插有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聚氨酯或者聚乙烯醇材料填充创腔或敷于伤口创面上,然后以聚氨酯材料(贴膜)黏贴密封创腔或创面,负压装置借助插入泡沫内的多侧孔引流管均匀地将负压施加于患者的创面;引流外科创面使用负压吸引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VSD技术具有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所不具有的优点:⑴负压作用有效、广泛、均匀;⑵医用泡沫过滤渗出物,不容易堵住引流管;⑶创面封闭可以有效阻挡外来细菌侵染;⑷创面的湿润环境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利于创面的愈合;⑸在创面不缝合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进行负压,与传统负压相比,具有更宽广的适用范围且不带有张力,能够预防因局部缝合张力过高而引发的坏死[3]。
采用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且可以依据患者伤口的实际情况2-3d即可在门急诊换药,操作简单可靠。因此,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既能保持原有的治疗效果,还能极大地方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并提高患者家属及其本人的生活质量;(2)降低医疗费用,能够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医院的负担,优化医疗资源分配[1,4]。封闭式负压引流将被动引流改成了主动引流,弥补了被动引流存在的引流不充分这一缺点,使伤口引流更加充分,利于伤口的后续愈合。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方法较为灵活,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伤口类型使用串珠法、夹饼法及缠蛇法等不同的治疗方法。VAC能够灵活地应用道不同的伤口创面,当创面组织不规则、缺损严重且坏死较多的,多采用缠蛇法,借助该种引流方法可以引流出创面各个间隙的渗液压力大且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管道周围;对于那些创面较平整且易于使用整块聚胺酯填塞的创面适合使用夹饼法操作,以达到充分引流的效果;串珠法适用于创面旁有多个创面的病例,该法将多个创面串在一条引流管上并进行充分引流,引流管的多个创面均能够引流出渗液[2,4]。
参考文献
[1]宋惠,周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其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192-193+196.
[2]杨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外科难治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4:86-87.
[3]张穗珍,陈建云,李晴华.骨科感染性伤口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加臭氧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81-182.
[4]黄烨.试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50-251.
文/邓振华
